查看原文
其他

辛贤: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减【转】

辛贤 三农学术 2022-12-31

*本文转自《农村工作通讯》2020年第4期“2020中央一号文件专刊”

————

  

我们党历来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永恒不变的重要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关键要看“钱袋子”鼓起来没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2020年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既定目标,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给今年实现农民增收带来了严峻挑战,确保今年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不减弱,对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多措并举

  切实保障农民增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比以往更加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对如何确保实现农民增收工作作了明确阐述,反映了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中央千方百计着力于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的决心。

  一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农民而言,粮食生产也是最重要的稳收增收渠道之一。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但粮价低迷和增产不增收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针对这些问题,今年的一号文件强调了要继续完善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灾害防治、推广社会化服务模式等,力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确保实现农民增收。


  二是高度重视养殖业发展。养殖业是推动农民增收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非洲猪瘟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直接导致2019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了40%左右。今年的一号文件专门把“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作为一个重要主题,体现了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不仅关注规模化养殖户,也格外关注中小散养户的生产,全力保证生猪生产稳定和猪肉保供稳价。同时,文件也格外关注奶业、禽类、牛羊等畜禽的生产以及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力争通过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来实现农民增收。


  三是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稳定与收入提高。外出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已超过40%。一号文件着力强调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在加强技能培训、加大稳岗支持力度以及确保农民工收入的稳定上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关注返乡就业创业是今年文件的一个亮点。当前,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数量已达到850万人,带动乡村就业超过3400万人,农村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覆盖率达83.6%,这批人在带动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文件专门提出了要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

  四是高度重视保障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占到农民收入的20%以上,农民得到的各种农业补贴是其中的重要来源,今年的文件再次强调要保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不减少。以往,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非常低,只有2%左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挖掘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潜力。文件强调了要继续推进土地改革试点工作。这一工作目前由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部分组成,已在全国33个地区开展试点,成效显著。据统计,试点地区已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取调节金28.6亿元,已办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38.6亿元,已办理农房抵押贷款111亿元,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一号文件还强调要继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在改革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这项试点工作已覆盖全国1000多个县(市、区),累计向农民股金分红3251亿元。对这些深层次问题的重视,反映了国家正致力于不断探索激活农村更多的资源,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实现农民增收提供新动能。


  五是高度重视富民产业的打造。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还依赖于传统经营模式的改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富民乡村产业”这一概念。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在当前第一产业增收有限的情况下,促进二三产业发展,通过三产融合,多渠道多环节带动农民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件中特别提到了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农户稳定增收还需要关键主体的带动,尤其是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农民致富中的作用。今年的一号文件继续强调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此持续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当前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2019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021元,实际增长了6.2%。就在农民增收势头持续向好的时候,一场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遇到了巨大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是春耕备耕工作与往年比进展偏慢。当前,大多数地区已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但根据我们的调研,由于疫情影响,当前备耕进展偏慢。生产资料供给不足是农民目前最大的担忧,三分之一的农户反映生产资料获取存在困难,四成多的农户反映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与往年相比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接近一半的农户表示可能会减少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入,以应对生产资料的不足。规模经营户则主要担心劳动力不足以及社会化服务无法顺利开展。春耕的及时开展,对实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稳定和增长至关重要。


  二是农业企业收入锐减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农业企业作为保民生的关键主体,其生产经营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的保障,也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问题。受疫情影响,当前我国农业企业普遍面临非常严峻的困难。从我们最近完成的调研来看,如果没有更大力度的政策推进,今年上半年,预计我国农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平均减少23%,预计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33%。近八成的企业经营反映目前面临较大困难,超二成企业因疫情全面停产,超一成企业已濒临倒闭。


  农业企业遇到的严重问题,将对农民稳收和增收工作带来巨大冲击。伴随疫情继续延伸,农业企业受到的冲击将会很快传递到农民身上,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企业复工程度低、用工量减少,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可能将在疫情停工期间失去大半甚至全部收入来源。二是订单量显著减少,中小散户的形势尤其严峻。三是受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从事养殖业的农民严重亏损。


  三是农民工迟迟不能返岗,严重影响了务工收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延迟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返岗时间,90%的人员未能按照预期返岗。根据我们最近完成的调研,疫情至今,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出现了显著下降,平均降幅达到2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最大程度上减轻疫情造成的损失,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和企业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的严峻挑战,仍将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尽快克服这些困难,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时出台更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今年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增长,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所必须承担的艰巨任务。


  (作者系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

本文转自《农村工作通讯》2020年第4期“2020中央一号文件专刊”:

http://journal.crnews.net/ncgztxcs/2020/dsq1/djjd/131557_20200229111817.html


相关阅读:

  1. 目录 | 苦并快乐着:1978年前后一个农村孩子的生产生活

  2. 柯炳生:更好发挥两个作用 牢固保障粮食安全【转】

  3. 程国强:筑牢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